昨天,厦门大学喜迎100周年校庆,并收到国%家领导人的殷切祝福。一时间,这所新晋的“百年老%字号”成为了各大主流媒体报道的对象,大有刷屏之势。
面朝东海,背倚青山,毗邻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人杰地灵的厦大培养了无数英杰,也孕育了不少精彩的故事。
好的故事离不开讲述者:厦大的教师队伍中就有一个老外,他擅长用中英双语把中国的故事介绍给世界;而他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创造新的篇章。
他就是潘维廉,我们“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形象大使。
和总书记的不解之缘
1988年,当时的潘维廉还是“小潘”,他开始了在厦门大学的执教生涯,当上了第%一位定居厦门的外国人,后来,也是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
1999年是潘维廉到中国生活的第10个年头,潘维廉遭遇了一个生死劫:他罹患了癌症。在病魔的重压下,向来乐观的老潘一度万念俱灰。
就在这时,时任福建省代理省长习近平托人带着鲜花前往医院探望潘维廉。这个突然的到访另潘维廉非常意外,他没有想到,他的病情原来也牵动着一名省级领导的心。
1999年潘维廉在香港一家医院接受癌症手术(人民日报客户端)
2年后,病后余生的潘维廉获得了“福建荣誉公民”的称号,而给他颁发证书的,正是习近平本人。
当天的晚宴上,潘维廉夫妇和习近平同桌用餐。在仅2个小时的交谈中,他们提到了一个十分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鼓励他说:
你已经写了一本谈厦门的书,那是你第二个家,你也要写一写泉州,那是你第三个家。
受到了鼓舞与支持,潘维廉从此更加全情地投入到了讲述中国故事当中。
抓住一切机会,讲好中国故事
厦大执教期间,潘维廉把“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融入到了教学当中。
他积极带领学生“走出去”,足迹遍布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此来培养同学们的世界情怀,并让大家清晰地认识到,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在未来是何其地重要。
在教坛辛勤耕耘之余,老潘也尝试用各种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02年,潘维廉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的“国际花园城市大赛”上,为厦门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精彩的发言帮助他的“第%一故乡”厦门一举获得金奖。
同时,老潘也笔耕不辍。
他相继撰写了各式图书,“掰开揉碎”地将中国故事介绍给外国读者。
而他外国人视角叙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书籍《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还获得了总书记的高度赞扬。
在回信中,习近平感谢这位“不见外”的教授把人生30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
用英语把中国的事讲出来
当今,全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各类国际事务和商务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
老潘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积极推动者,自然对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十分关切。
就在这时,新航道创始人胡敏教授带着刚刚推出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项目,找到了潘维廉。
这个看似平实的项目引起了老潘的共鸣。
他明白,中国的年轻一代不缺英语水平和学习英语的机会,而是不清楚应如何把中国自己的故事用英语“推销”给世界——就像他后来在写给新航道的一封信里提到的那样:
Our China story, regardless of what language we use, or how well we use it, is dead unless our hearers are willing and prepared to hear it—and it is our job to prepare them.不管我们使用何种语言,不管我们对此多么精通,直到听众愿意并准备好聆听,我们的中国故事才具有生命力——我们的任务就是使听众做好准备。于是,老潘应胡敏的邀请,正式与新航道开展合作,先后担任了《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丛书的副主编,以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形象大使,为助力中国青少年更好地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在即将启动的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中,老潘还将连任全国终选评委。
此外,主办方还邀请到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新西兰四个国%家的英语教育界、翻译界、文化界各方担任终选评委,确保活动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权威,并为选手提出专业性的建议。
相信,随着“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的开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在老潘的影响和带动下,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彩。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期待希望才华横溢的你踊跃参与,与强手过招,为中国发声!
免责声明:
1、如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表明出处;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资料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新航道石家庄学校联系(电话:400-011-8885), 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