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做到精准定位。
什么意思?打个比方,这个学生的各种材料呈现在招生官面前时,要让人很清晰地辨别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这个其实又和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位的时候有共同点。比如我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手机。比如苹果、华为、小米或者vivo。消费者在听到其中任意一个品牌的时候,脑海里立刻就会有一个印象。比如苹果,它的区分度可能是独特的操作系统,或者用户体验很好。比如华为,可能是材质好、国货的骄傲、镜头很强大。比如小米手机,可能是设计好,性价比高。比如 vivo,可能是自拍美颜功能很强大等。其实在人的定位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我说几个知名人物的名字,我们脑海里立刻就会有一个独特的形象。比如毛泽东作为领袖和革命家的形象、比如爱因斯坦作为极高智力者和伟大理论物理学家的形象、比如乔布斯作为伟大的创新者和极度完美主义者的形象,或者比如孔子作为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儒家学派圣人和哲人的形象。
那么申请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了解学生之后,需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他或她是理工科类型、文科类型、商科类型?是体育、音乐、绘画方面有特长?是领导型人才、善于交际,还是善于独立搞研究类型?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学生兼具以上列出的 2-3 项才能,甚至更多。但精准定位要建立在我们对于学生的深度了解上,然后指导他们在各项材料中去有机地呈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这个不光涉及对学生客观条件,比如分数的了解,更加要真正了解这个人:性格、动机、喜好、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未来的期许等等。
第二、让申请文书助你脱颖而出
试想,每位招生官可能要审阅数百份甚至上千份申请材料,其中也许很多学生都有不错的托福和SAT分数,甚至简历上的各种活动,比如学生会、辩论赛等都类似。比如耶鲁的招生网站上就说:“耶鲁大学的申请者中,有超过四分之三都是够资格在这里学习的。”每个进哈佛的位置有大约5名强有力的竞争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凭什么从众多竞争者中间脱颖而出呢?答案就是:文书。可以说,对于申请美国大学,特别是排名靠前大学的学生来说,文书是一个重要的differentiator(区分点)。
我们知道,在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时,文书要求并不高,有的甚至不需要文书,但文书却是美国大学申请中的重要环节,这是作为全球领先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一个独特的地方。那么,文书的目的是什么?在审核材料的时候,招生官是看不到申请者的模样的,他们只能通过你递交的材料来了解你。除了分数、简历等,招生官希望通过文书能够看到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希望通过文书了解你的性格、你是如何思考的,以及你的价值观等。总之,文书就是要将你自己的定位高效地呈现出来,高质量的文书能够让你从一个平面的人变为一个 3D 的“立体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造就世界顶尖大学需要什么?
笔者在上学时曾上过前哈佛费正清研究所主任威廉·科比教授的课。他对于全球高等教育的一段评论令人印象深刻:“100年以前,如果有世界范围的大学排名,没有一个美国大学会进入前十名。大约有八个大学会是德国的,两个会是英国的。事态是变化的。50年以后,100年以后,哈佛大学未必就名列前茅。哈佛成立于1636年,也就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基本模仿英国的教育制度。通过不断学习和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人才,哈佛才成为今天的哈佛。如果我们不广纳人才,如果我们丧失原创性,我们就会丧失在知识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由此看来,全球顶尖大学需要:
1、强大的国力支撑;
2、良好的招揽全球精英人才的机制;
3、长期的历史积淀。
100年前较好的大学在德国和英国,这和当时这两个国家的实力和人才机制是有关的。二战后,美国国力称霸全球,并且吸引了大量欧洲的顶尖人才,造就了如今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如今国力强大,其高校必然在全球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国力只是一部分因素,还需要取决于能否有招揽、留住和培育较好人才的机制。此外,如今世界的顶尖大学大多都有很长的历史,年轻的也大都成立超过百年。哈佛在中国明朝末年、美国建国之前就有了。简言之:建立世界顶尖名校是百年大计,任重道远。
详情可咨询新航道石家庄学校。
免责声明:
1、如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表明出处;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资料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新航道石家庄学校联系(电话:400-0311-689), 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